第二章 康健论的康与健
三、健与康的两个维度对应“物质与意识”
中国古代汉语中,“健”与“康”是两个单义词,并没有“康健”连用的状况。健,包括 了物资丰足,饮食无忧,肌体满足,物质保障充分,经济积累完善;康,体现为获取健能健力 的智慧与能力。康的水平越高,其精神世界越充实,康德的境界、思想和行为越符合真善美的 本质,康的能量越大,越具有精神愉悦,信仰坚定,高尚的情操的特征。
值得令人兴奋的是,当我们将传统的健康概念拆分成“健”与“康”时,立即就能清晰地 认识到 “健”与“康”涉及健康的两个不同关系,“健者”与“康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关键在于无论个体还是人类社会的总体,健与康这两个维度恰恰对应“物质与意识”这两个最基 本的哲学概念和体系。
康健论如此重新定义和分析健康,从最基本的认识论上,从健康的价值定位和目标上,给 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主观和客观世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途径、方向和方法。
康健论是建立在康健基础上的认识论,梳理健康和康健内涵和顺序,着重强调“康”对“健” 的引领与规范作用。因此对于践行人类的康健梦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有望成为人类解开迷雾化解纷争的金钥匙。
康健论不否认物质的重要性,但强调人对物质的需求受两种主要意识支配,一是优化生命 整体的本能意识,一是优化社会整体的优良智慧。人并不是生理上的需要得到了绝对的满足才 寻求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无论是微观的人还是宏观的社会,不同的人对于足够保证自己生存的需求的标准不同。不 同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不尽相同。重要的是,人同时存在生理上 和精神上的需求,人在什么程度上感觉到“满足”,恰恰取决于人的康识的水平和高度。
康健论认为,健提供了生命力,保障了生命体的延续,不论是先天基因还是后天培养,健 应当(也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但是,健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境界。人 类的个体和整体的最优化最终由康识康慧和康能康为所决定,康的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才构成 了个人生命生活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