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具有普世价值的康健准则
三、共康为魂
每一个人实现自己的康健,进而形成社会的康健合力营造共有共享的康益社会,这是小康向大康、共康发展升华的必由之路,也是所有人类行为和文明内在“集体康健意识”的体现。 人类的共同命运决定了人类必须形结成共同的集体康识,过去只是因为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康健的意识没有得到正确的表达。
按照康健准则,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既不是单单以经济数量为准则,也不是以环境是否保 持原生态为准则;既不是以每个人的身体最大化享乐为准则,也不是以无原则的开放程度为准 则;既不是单单以社会稳定为目的(尽管通过思想奴化、权力高压可以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 达到这一目标),也不是以是否民主的政治理想为标准;而唯有以“共有共享共康”为魂才能 使人类的行为符合人类内在的“集体康意识”。
“共康”代表着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是幸福感与安康理想的统一。共康社会包括了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生存质量的改善、制度结构的康化三方面的内容,“共康”是对以往人类历史 上的“理想大同社会”的新认识。
人类自古就有小康、大同、理想国的理想。人类历史的进程已经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是 理想社会的充分条件,公有制或者私有制并不是决定社会好坏的唯一因素。人类自身的行为以 什么为准则,人的世界观,决定了个人及社会的幸福程度。每一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自 己的康健即是他人的康健,以他人康健为己任,以为他人带来多少康健为成功,才能使每一个 个体的行为都具有德性。
康健准则与传统的“仁、爱、善、德”并行不悖。以康为准解决的是“私人”与“私人” 之间相互联系时的关系问题,康健化社会康健财富重新界定了只有康健的关系和康健的行为才 是人与人关系的合理准则。“康健”是经过理性思考的优良意识,拥有康健和共康意识,人的 行为必定是理性的、有德行的,如此之人与人的关系才回归到符合天性和自然自觉的康健化状 态。
康健论客观而又肯定地认为,社会制度应该基于“共康”主张而产生和设计,康健准则符合构建优化的人和优化的社会。每一个个体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生物的基本本能, 但是个人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实现整体康健最优化,才可能真正实现每个个体利益最大化。实际上,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并不否认大家共同实现幸福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康健论从微健康到宏健康的各个要素强调经济、资源、环境配置的最优化,倡导是人与人关系、道德、理想的康健化。遵循康健准则是人类社会从个体到整体为理想而努力的一种主动的积极行动,人类社会理应也必须在主观上追求和达到康健的最优化,因为只有形成了这样的集合力,才能最终造福自然、造福每一个人,造福全人类。
康健论将人类的行为和所有个体放在生命的真正意义——“康健”这一范畴上实现统合, 以康健为中心,重构人,重构社会,“以健为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以康为人与社会发展的标准,以共康为人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与灵魂”。
康健既是健能的集合又是康能的集合,“以健为本,以康为准,共康为魂”的康健准则融合了自然精髓与人类精华,是人类与自然力量的总合。促进健的最优化和康的最优化,是在人类社会康健化视野上提出个人康健与社会康健、个体康健与整体康健,最终实现健康、实现共康理想的追求。正因如此,康健、康健法则和康健准则具备了她的理性的、普世的特征和价值。
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惟有健康最具有平凡普世的价值。而崭新的康健为核心 的共康社会价值观需要全社会、全人类共同推广、维护和传承,追求和传播康健价值观,提升 全社会、全世界康康健觉康悟,增强康健意识,是人类终结社会不公、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唯一 出路。追求康健、维护康健、支持康健、实现康健,无疑是全社会、全世界共同的核心价值的 最大体现和合理回归。实现人类的康健化,社会的康益化,既是人类生存的初衷和理想,也必 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