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具有普世价值的康健准则
二、以康为准
人类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世界面前,一旦有了道路选择的正确标准,有了行为的共同准 则,才可能让所有的人踏上一条前往理想王国的阳光大道。
以康为准是指,人类的行为以及所有行为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必须符合康健至上法则。
无论是物质追求还是思想意识,无论个人还是经济组织和政府机构,无论政治主张还是国 家的整体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发展的策略与方向,都应该遵循康健至上的准则。
以康为准,特别强调和重视人的康识康觉和康悟,即以康健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康理性” 的传播与实践。传统的财富观将追求物质的、经济的最大化的视为理性需求。康健论不认同这 样的观点,尤其对物质崇拜的“理性”不能苟同。事实上,通过提高康识可以使物质需求保持 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和不应该成为物质的奴隶。这是对传统理论的关键性的准则订正。
今天,一切向钱看的金钱财富观以及与此相关的争夺和追求,将人变成了物的奴隶。站在 康健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物质,离不开经济,但物质满足和经济发展,显然不 是终极目标,也不应该成为终极目的。物质、经济,包括生产力,属于健的范畴,是工具和手 段。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生产力高不高,也不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方式,而是能 不能和怎样建立良好的康健关系,怎样构建社会在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康平康乐的生存与发展 的模式。恰恰正是由于长期以来被物质决定论或者经济决定论所误导,放弃和遗失了社会道德 和精神康健的价值追求,结果是人类被可悲地推向了物化的深渊。
康健论强调以康为准,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经济决定论,回归人的真正的康健的理性, 按照科学的时间和空间的康体康健定律,认知和把握健康的发展模式,重拾人的价值。
康健论认为,良好的康觉、康识和康为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决定着人的优化和社会优化的关键。以康为本意味着以优良的意识为本来改善人的自身改善社会。康健的力量在于:它是对人的欲望的理性自省,在康健的世界观和价值指导下自觉的消除纷争,使人成为高尚的人; 康的作用表现在,它是一种道德意识,不止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规范,更是一种积极的伦理。 社会需要超越普通的底线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升到以示范伦理为准绳(己欲立,而立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康天下意识。
对此,“以健为本,以康为准”就是这样一个原则:人的行为应当首先以生命存在和生命质量为基本,在人和人的关系规范中,尊重并促进他人生命质量(健)是人之为人的义务和责任;尊重和促进他人生命质量要求自己与他人共同康健化,人的行为应当以共同康健为准则, 共同康健可以也应该成为一种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