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分摄入似乎与记忆力减退及痴呆风险的提升有关联,这不禁让人疑惑:高盐饮食习惯是否真的会损害大脑功能?针对这一问题,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小组在2024年3月于《基因与营养》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深入研究,该研究细致探讨了日常饮食中的盐摄入量与痴呆风险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高盐饮食习惯与总体痴呆风险的上升存在相关性。

该研究为膳食中盐分摄入如何影响痴呆风险提供了直接的因果依据,着重指出了降低盐分摄入在预防痴呆中的关键作用。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合理控制食盐用量,减少诸如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养成低盐饮食习惯,是通过饮食途径有效减少痴呆发病风险的重要举措。
1.饮食中钠摄入量与钠/钾值是影响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动物实验表明,长期高盐膳食,不仅可诱发大鼠高血压,而且可导致血液高粘滞,还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脂肪清除率降低及小血管脂质沉积等。如果盐长期摄入过多,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
2.高盐饮食是胃癌的促癌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较高量的食盐,可能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这是由于盐可能损伤胃粘膜保护层,引起炎性再生反应。同时当胃粘膜损伤后,幽门螺杆菌将促进癌变发生。
3.饮食过咸会加重肾脏负担。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约95%的盐分是以尿液形式经肾脏排出体外。过量的食盐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水肿,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4.饮食太咸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钠离子在排出体外的同时需要钙离子的协助,而每排泄1000mg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mg的钙,长期饮食过咸,需要排泻的钠越多,钙的消耗越大,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越大。此外尿液中钙离子的增加还会增加尿结石的风险。
5.高盐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吃得太咸,容易渴,英国通过对1600多名青少年调查研究,发现吃盐越多,喝的甜饮料会越多,更易诱发肥胖。除此之外,高盐饮食会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脂肪储存导致肥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您也许会问,减少用盐量,饭菜不好吃怎么办?其实,人的味觉是逐渐养成的,我们的口味偏好也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在生活中,要注重培养饮食口味清淡,并长期坚持。
量化用盐才能明确自己的食盐摄入情况,量化工具可选择限盐勺。根据盐勺的规格(一般是2克)掌握每天烹饪时加入的食盐量,注意是一平勺,不能冒尖。
餐馆菜品通常比家庭自制的菜品口味更重。因此,减少外出就餐和吃外卖的次数,尽量选择在家就餐,是减盐的好途径。必须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提出低盐、少油的要求,主动选择低盐菜品。
除了食用盐本身,鸡精、味精、酱油、蚝油、豆瓣酱等调味品钠含量也高,一方面应注意少用这些调味品,另一方面在使用这些调味品时应进一步减少食盐用量。
低钠盐是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钾制成的食盐产品,以达到减钠不减咸的目的。我国人群膳食特点是高钠低钾,低钠盐在减少钠摄入的同时增加钾摄入,可实现“双重”降血压目的。
菇大厨松茸盐是中国发明专利产品,产品有自己的“身份证”,食品专利含金量高,品质有保证。菇大厨通过生物靶向技术,从松茸等菌菇中提取营养元素,比如多糖多肽等营养,与低钠盐相结合,既具备松茸独到的自然鲜味,又营养丰富。
菇大厨松茸盐减钠指数高达50%,按照平时的烹饪习惯使用也可以帮助减少一半的钠摄入。松茸盐鲜咸合一,烹饪时可以代替普通食盐、鸡精和味精,做菜时撒一点就能提味增鲜。同时添加钾离子,实现减钠增钾,远离高钠摄入带来的三高等慢病风险。
松茸盐适用于日常各类烹饪场景:蒸煮焖炖、凉拌调馅、煎炸爆炒等,使用起来特别方便,不用等起锅再撒,蒸煮焖烧炖时直接加入,咸鲜味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享受食材的原汁原味。做菜时加两勺,整道菜瞬间被赋予了灵魂,还能帮助减少一半的钠摄入,美味健康一手抓。
